李亦寒大家好,我叫李亦寒,來自華南理工大學。我是申請美國的材料的碩士。
主持人:目前已經拿到什么錄取了呢?
李亦寒目前拿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材料碩士,羅切斯特大學的半獎,也是碩士。
主持人:羅切斯特給了你半獎,是嗎?
李亦寒對,50%的學費減免,折成人民幣大概是15萬吧。
主持人:一個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知名的學校,一個是羅切斯特大學給了你一筆比較高的獎學金,那你覺得能拿到這樣的錄取,你自己滿意嗎?
李亦寒還挺滿意的。
主持人:能拿到這樣的錄取,你覺得在申請方面有什么樣的優勢呢?
李亦寒我的優勢,就是第一點,我的硬件都還可以,就包括GPA,托福,GRE的分數,感覺都還挺平均的,還不錯。第二點就是我的研究,跟著一個博士生做研究,可能這方面會好一點。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我的籌劃比較早。我從大二開始就有出國的打算,很早就跟畢達簽了約,老師也幫助我很多,那些東西對我幫助都非常大。
主持人:你的研究對你的申請是比較大的影響嗎?
李亦寒我覺得研究對于像材料這種理工科的學科來說,對申請其實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主持人:你都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李亦寒因為我想申生物材料,所以我做的基本上就是專門找了生物材料的學生,專門去做這方面的研究,就比較專一一點,針對性比較強。從一個材料的制備到表征到最后,比如說體外實驗、細胞實驗,都一直有跟著做,感覺是一個很完整的體系下來,不像是那種比較片面的,感覺還比較全面,這樣我的研究水平就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對以后無論是主攻哪一方面都是有基礎的,然后對我幫助很大。
主持人:你目前就做了這一個研究是吧?
李亦寒對,一直就是跟著這一個。
主持人:你覺得這個研究對你拿到Upenn 的錄取跟羅切斯特大學的錄取有比較大的幫助嗎?
李亦寒我當時做這個研究就是因為我沒參加過什么項目,就覺得這方面非常薄弱。我既然選擇了我出去讀碩士或者讀PhD,那么就是研究這條路。那我現在就是扎實一下我的基本功。所以我就跟著這個師兄從頭開始做。這樣子的話,就比較專一的做一個實驗,會比你撒網做很多比較淺的實驗會好一點,會感覺比較深入。但是也會有一個問題,如果教授是做這個方面的話,他就會比較喜歡你,然后你就可能被錄。但是,教授根本就不是做這個方向,他可能就會覺得你太專一了這樣,可能就不會要你,有利有弊。
主持人:那你做的這個研究后來有怎么樣反映到你的申請里面呢?
李亦寒就在我的CV里有寫整個從開始到最后,全部是完整的寫下來了。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抓重點那樣的寫。然后在PS里面寫了一些細節,比如在實驗中遇到什么問題,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我有什么創新點,遇到問題我是怎么去跟比如老師溝通,跟師兄溝通,自己查文獻。就是把我研究的整個過程還有一些細節,還有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都反映在我的PS里面。這樣子的話,學校那邊會覺得你這個人有思想,就比較有血有肉一點。
主持人:這樣的研究經歷會讓你在后邊的文書書寫過程當中會讓你的形象更多豐滿一點,可以凸顯你在研究方面的建樹,是吧?
李亦寒是的。
主持人:可以分享一下你當初找研究是怎么去找的嗎?因為好多同學都是不知道從何下手?
李亦寒找研究的時候,其實我覺得老師和師兄他們其實很樂意去找一個小幫手,小助手的。所以其實你主動的去找他,說師兄,我想幫你去做實驗,我對這個很感興趣,一般來說,他們都很樂意的去幫你完成。然后有些大四的畢業設計,可能會批一些經費到老師那邊,然后你可以跟他講說,老師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我可不可以去你的實驗室,我可以在這里做畢業設計,就是我的整個畢業設計在這里完成。然后老師一般都會說,“好啊,你過來,我教你”。
主持人:所以一個是通過師兄師姐,一個是通過老師來找到這些研究的機會。
李亦寒對,還有一些學校會提供一些像ISRP或者什么項目,然后也可以去申請。
主持人:你是從哪些途徑了解到這些東西的?你怎么知道這個博士生師兄剛好有這個項目?
李亦寒就正好問他,正好問到。
主持人:所以有些同學也對研究比較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參照你的這些方式來去尋找這些途徑,來去挖掘,是吧?
李亦寒對。
主持人:剛剛也提到G、T方面的成績對你的申請也是影響比較大,是吧?
李亦寒我覺得這個就是硬性的指標。除非你是特別特別高,比如說你1500,老師肯定覺得這個學生好厲害。如果不是那樣子的話,我覺得達到一個線就夠了。因為如果太專注于這個分,其他方面就有一個缺陷或者怎么樣。
主持人:像你賓夕法尼亞大學和羅切斯特大學還有其他學校,你覺得申請這些類型或這個檔次的學校需要什么樣的成績才是足夠的呢?
李亦寒托福要100分以上吧,GRE新的話大概是320吧,換成舊的就是1300。我覺得差不多就夠了。因為我是理工科,可能比較低一點。商科的話,托福105、110,可能會比較高。
主持人:像你剛剛說的,你覺得分數起碼要達到學校的一個門檻,那是說學校的要求就是要100跟1300嗎?
李亦寒不是。學校基本上是沒有硬性門檻的。但是你想在里面稍有競爭性的話,你就得努力。感覺就好像一個線那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線。
主持人:那可以跟你分享一下你考試的秘訣嗎?怎么樣拿到103分?雖然說不是特別高,但是也算是挺不錯的成績。考了多少次考到的?
李亦寒就一次。
主持人:第一次就考到103嗎?
李亦寒對,第一次。
主持人:有沒有考試的心得跟大家分享的呢?
李亦寒人品比較好,哈哈。
主持人:是遇到很多機經嗎?
李亦寒沒有啊。就感覺那天做題的時候,心情還蠻好的,挺愉悅的。然后就愉悅地完成了這次考試。
主持人:那我下次要是愉悅地去考試,能不能考個103呢?
李亦寒就可能你之前在做題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做TPO要按點掐這樣子。提前適應考試的強度,等到真正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感覺體力吃不消或怎么樣。
主持人:所以時間點這個要有鍛煉和習慣。
李亦寒對,還有你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同學也有出國的,那你可以拽一幫要出國的人一塊去學這個東西,你就會覺得沒那么苦。學一會,玩一會,這樣就會覺得都還蠻開心的。
主持人:就苦中作樂。這是你復習的方法。GRE跟托福都是這樣嗎?
李亦寒對,我GRE那個分也是第一次考到的。
主持人:那真的很厲害啊。
李亦寒也沒什么特別的,就該做的就做,可能有些論壇上面會有一些經驗,就看一下一些資料,網上的資料,然后該做的就做,不需要買什么資料我覺得。
主持人:我們之前有學生是把題做光了。
李亦寒我沒有耶。
主持人:你會保持一個怎樣的強度或者針對性地去提高自己的弱項?
李亦寒我是每一項都挺平均的做,反正我做的題量不是很大,可能一套題就比較細的去研究它的出題方式和出題思路。然后是那種比較模擬,擬真的,我覺得還不錯。
主持人:比如說你做一套題,我就在考場上,時間、狀態都在考試上。
李亦寒對。我錯的那些題目就專門拎出來,看下我為什么會錯,思維錯了,還是單詞問題,還是文章理解問題。其實文章的出題點會有共同之處的,那我這個題為什么會出在這里,出題點是什么地方,是中心題目還是細節題目。這樣子會比較有針對性,去針對這種考試,而不是我針對一篇單獨的一篇文章。只是針對這種考試的出題思維這種,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
主持人:所以你會糾的比較細一點?
李亦寒是的,沒有題海戰術。
主持人:像有些同學還多練,你這種是精練。就像閱讀會有泛讀跟精讀一樣。
李亦寒對。
主持人:你提到說時間規劃方面,那你覺得自己在這一方面是做的比較好的嗎?
李亦寒挺好的呀。我大二的時候就跟家長和同學溝通,說我想出去,看一下。我有這個想法之后,就開始去聯系留學機構,怕一個人做不下來,事實證明也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開始報名考試托福、GRE。從大二有這個感覺,從大三開始準備,時間上也完全充裕的。
主持人:可以大概跟大家說一下你是怎么一步步去安排所有申請方面的事情的嗎?
李亦寒大二下是有這個想法,大三上是靠托福,大三下考GRE。大四上準備材料,大四下,就現在已經拿到offer或者AD,然后可以出去,準備一些簽證什么的。
主持人:在時間安排上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者你為什么會這樣安排?
李亦寒我是想著可以比較順的安排下來,我不希望我的托福很GRE是在同一個時間點考。雖然有些時候會迫不得已,但是首先我不希望是這樣,所以我是把這個時間是錯開的。因為我還希望我的GPA不要降下來,那我肯定要把期末考那段時間空出來,最起碼要空出一個月。比如說開學是從9月份開始,期末考可能從12月或者1月份那個時候,那么我就可以安排我的托福考試是在11月份,這樣子兩個月的復習時間我覺得是足夠的,可能還不需要那么多。11月份考完還可以看下自己的書,因為之前準備托福,有些可能是落下來了。那么11月到12月看下各科的書籍或者材料,準備期末考試。這樣子,你的期末考試也是不會耽誤的,也可以保障你的GPA。就不希望任何一個拖后腿。
主持人:首先是因為你開始的早,所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對你來說是比較充裕的嗎?從大二到大三開始去準備申請的事情。
李亦寒我覺得對于我來說,是比較充裕的。
主持人:你考托福、GRE和跟師兄做實驗,這些在時間安排上你有沒有什么技巧?為什么得這樣先后去安排?
李亦寒因為GRE的時限是5年,托福的時限是2年,所以托福必須是大三的時候才可以考。當時是這么想的,托福比較簡單,我感覺可以像循序漸進一樣,先入門,就先考了托福。考完之后,我覺得英語比之前要好一點了,緊接著我就開始準備GRE。在準備的過程中,你不可能天天準備的,會覺得很累。那可能你抽空出去玩一下,抽空去做個試驗,抽空去調劑一下。在你平時學習的時候,你的課業,你的專業課先放一下,就是該準備考試就努力地準備考試,爭取一次過或者兩次過。過完了后,期末考試到了,就開始主攻你的專業課,這樣你的GPA也蠻好的。反正對于我來說,這樣的安排還不錯。
主持人:感覺你挺多見縫插針那種復習。
李亦寒就類似于那樣,你不可能這一個月就專門準備托福考試或GRE考試,會覺得真的好累。你去了5天圖書館,然后第六天你就想我出去玩一下吧。
主持人:就要有這個間隔在,不然就會比較疲勞。
李亦寒對,不然真的蠻累的。
主持人:到后邊做申請,你是花了大概多長的時間?
李亦寒做申請我是從上個學期開始,就一直在做了。我在大三暑假的時候就開始在寫一些問題,就關于文書和一些所謂的亮點,就寫一下,大概是從10月份是有一個初稿這樣子。11月有一個終稿。有一些學校的deadline是比較早的,所以一定要趕在deadline之前提交那些東西,我是10月底基本上所有材料都定型了。然后就開始申請。網申一路下來。
主持人:10月份完成文書跟選校,然后開始去申請,算是比較早的時間嗎?
李亦寒我覺得還好啦,還比較早。
主持人:所以這是你一整套申請做下來時間點上的一些安排。那現在回顧我們整一個申請的過程,如果時間可以重來的話,你會在哪個方面把它做的比之前更好?
李亦寒可能我之前就太專注于我的時間,GRE、托福、GPA這三方面的衡量,可能科研這方面稍微比較薄弱一點,因為我也沒有論文,也沒有專利。一直都想說大四上可以寫一篇論文或者弄一個專利。很明顯我把這個時間想的太完美了。所以我覺得科研越早開始越好,不如你大一剛進校,大二就可以過去找老師,找師兄,找項目。大三的話,我覺得還是比較晚,對于這一點其實不是很滿意。如果我早一點進行的話,可能我大四上就可以發一些文章或者專利,可能對現在的申請效果會更好。
主持人:所以給師弟師妹們的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像材料這些理工科專業,研究方面的實力要增強,并且要盡早開始去做。
李亦寒對,是的。如果你有這個心思,或者說我想以后讀研究生,那么我覺得盡早做會比較好。
主持人:在文書這一塊的話,有什么心得或者建議給師弟師妹們呢?
李亦寒文書的話,真的是要跟你的咨詢師多溝通。像我的老師,Rebecca老師非常好,就經常會給我一些問題或者列一個表,讓我自己去看一下,去填。然后呢,拿到這個表之后,我就會想這個問題我要怎么回答,可能會在平時實驗之中或者課程之中,可能就會注意一下。比如說我在實驗中遇到什么問題,那我之前可能就沒有關注這一個點。雖然可能我也遇到一些困難或怎么樣,但是我就是沒有關注這一個point,所以當時還不知道怎么寫。她就跟我說你一定要關注這方面的問題,關注解決辦法。那我在今后做實驗的過程中,我遇到這個困難,我就覺得挺好的,給了我一個機會,然后就開始想怎么解決,寫在PS里面。我感覺非常充實。文書方面真的是要多溝通,平時做實驗或者其他的過程中要多想,多思考一些問題,最好有一些你比較獨特的東西。讓別人看到就會覺得,這個孩子還挺特別的。
主持人:通過寫文書,你會在實驗多留一個心眼,怎樣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或者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會幫助你在做這個實驗這一塊會做得更認真、更細致一些。那你在實驗當中把這些工作做好,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你把這個文書寫的更好。
李亦寒對,相輔相成,互相進步。
主持人:那在選校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李亦寒因為選校是一個工程很浩大的一個東西。因為畢竟我們在這邊也不知道那邊的情況是怎么樣的。Rebecca又是給我一個表,排名或者它的材料是怎么樣的。學校的整體狀況在怎么樣。通過這個表可以去上一下他們學校的官網,仔細去看下,特別是它的教師隊伍情況,科研狀況怎么樣。專注在這兩個點。看一下比如說地點問題或者說各種其他的,比如說氣候問題。選擇10個學校就可以了吧,要有沖刺檔的,要有適中檔的,還要有保底檔的。沖刺檔的兩三所,適中檔大概五所,然后保底檔的大概兩三所。這樣的話你的申請還蠻順利的。
主持人:為什么要像你那樣分檔次做選校呢?
李亦寒因為我有一個師兄,他是一個好強大的人。所有的硬件都很好,但是他最后就好像沒有成功。因為他沖刺的太多。一些學校,比如說康奈爾,麻省這些學校可能覺得你還沒到我們這個要求,就把他拒了。因為他沒有做自己保底檔的一些工作,所以他最后就是晚走了一年。所以我覺得認清自己的狀況,做一些學校的調整,可能會對你的申請會比較有幫助。
主持人:再回到G、T考試這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李亦寒G、T考試,首先就是時間點要安排好。第二就是我既然都已經考了,既然都已經花了一千多塊錢去考,就要做好,就不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要抱著這是我最后一次考試的心態。這樣的話,自己給自己一些壓力,就會在壓力中做的比你想象中的好。
主持人:那回顧整一個申請的過程,你覺得現在狀態的自己比你剛開始加入畢達或者剛開始考慮要申請的那個自己,有沒有覺得有比較大的變化?
李亦寒長大了很多,對美國的大學,美國的教授,這個專業的前景都有很大的進步吧。我剛來的時候就好迷茫,都不知道自己去學什么科,我又不想去學材料了,想去學其他的,但是又不知道去學什么。在我咨詢師幫我規劃,對我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了一下,我就覺得材料里邊的生物材料我非常感興趣。我是大二過來的,我都已經感興趣兩年了,我就要堅持下去,不管有些人說就業情況不怎么樣。既然我已經堅持了兩年,那就值得我繼續堅持很多年。所以我就選擇了這個專業,一直往下申請,現在就覺得當初堅持是對的。當時如果你放棄了這個去申請其他的,首先你的背景可能沒有其他一開始學這個專業的強,其次,你也會覺得學著學者就厭倦了。其實有時候,你堅持下去了,前途一片光明。
主持人:那你覺得在整個申請過程中,你覺得畢達教育對你的最大幫助是什么呢?
李亦寒第一個就是時間的規劃。其實一開始我只是心里面在想,她是真的給我做了一個很詳細的單出來,讓我覺得我這種想法是可行的。第二個就是她會督促你做一些事情。有的時候,心里沒什么譜,還比較懶,自己也不會去想太多東西。咨詢師就會打電話過來說,你現在要干嘛干嘛了。然后我就會覺得我現在是要干什么了,就會有一個督促性的效果。第三個就是文書的書寫。我覺得畢達在文書的書寫真的是很專業。像有一些東西,我自己看了一些文獻,我都可能不知道這個東西要怎么表達。但是畢達這邊翻譯完,我感覺很順眼那種感覺。就文書修改那些人真的很辛苦。比如我看到有什么地方不太好,我就會打過去說,我覺得這里不太好,您看看可不可以幫我改一下。然后就會幫你改了,從來不會說不想幫你改或者其他東西。我就覺得很細心,很細致,很負責,就對我幫助還蠻大的。
主持人:你的咨詢師是Rebecca是吧?有什么想對Rebecca老師或者畢達教育說的嗎?
李亦寒Rebecca老師,謝謝你。我現在申到這么好的大學,其實我知道你一直很辛苦,一直在幫助我。也謝謝畢達教育,然后可以讓我有這么好的Master ,衷心地感謝,非常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