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今天邀請到拿到牛津大學的金融碩士錄取的Wei同學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她的申請。
韋同學大家好,我來自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的韋懿格,我是在9月28號拿到牛津大學的直接錄取的。
主持人:9月28號,那是非常早的一個時間了。你拿到錄取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韋同學因為其實我自己也沒想到能申到這么好的學校,當時是差不多睡覺的時候拿到了錄取,然后我自己也覺得很不敢相信。
主持人:你之前沒有想過牛津會錄取你嗎?
韋同學對,因為看了之前的錄取案例,都是要有面試的,然后我覺得那個面試的難度非常大。
主持人:你是跳過面試然后拿到直接錄取?
韋同學對。
主持人:那是不是因為你的背景或者各方面條件都相對來說比較優秀,所以才可以獲得免面試然后直接錄取的資格呢?
韋同學可能是因為背景跟學校比較吻合,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申請得比較早。
主持人:那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申請的時候各方面背景是怎么樣的嗎?
韋同學我雅思考了8分,GMAT考了兩次都是730,GPA是90多,然后有3個實習。
主持人:那你這樣的分數去申請牛津算是中等偏上的成績了對吧?
韋同學應該是吧。
主持人:雖然當初沒有想過會拿到這個錄取,但是最后還是成功把牛津的金融碩士錄取拿下了,那你覺得自己可能是哪些方面有比較大的優勢,所以最后可以拿到錄取呢?
韋同學首先就是語言方面,因為他們對語言是有要求的,就是雅思要四個7.0,或者托福110分以上,所以我覺得可能語言這一關,申請的人就卡掉了一批。另一方面,根據往年的經驗,它是比較喜歡均衡發展的申請者。然后我覺得各個方面可能不算是最厲害的,但是沒有短板,比較均衡。
主持人:你指的比較均衡是說各方面成績都比較均衡嗎?
韋同學對,就是標準化考試,績點,還有實習方面。用我們的話說,是比較標配。
主持人:那你自己是覺得牛津是比較喜歡這種全面發展、比較均衡的學生,還有別的嗎?
韋同學因為這個項目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計量和計算機方面,所以它可能比較喜歡數理背景比較好的學生。
主持人:你是數理背景比較優秀的學生嗎?
韋同學其實我的數理背景可能不算特別優秀,只是中等偏上,但是在PS里有特別強化這一點。學校錄取委員會那邊看起來還是覺得這個同學的數理背景比較好。
主持人:那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文書是怎樣把你的形象和背景塑造起來的嗎?
韋同學我文書里面沒有寫太多關于個人的性格和過往怎么走上這條路的故事的描述性語言。我的文書是比較樸實的,直接切入主題,講了一下我在學術方面和工作方面運用數理知識的能力。
主持人:所以主要也是去突顯你自己的數理能力這方面?
韋同學對。
主持人:這是PS,簡歷也是這么做的嗎?
韋同學對,簡歷方面有講到我寫的比較計量的課程論文,還有另外一些項目的研究。
主持人:所以也是著重突顯你自己在數理方面的能力。這也就是給以后的師弟師妹一個提醒,就是如果要申請牛津的MFE項目的話,那么數理背景一定要加強,或者如果你有比較強的數理背景,申請這個項目比較有優勢。
韋同學對。
主持人:這個是在文書方面突出自己的數理背景。那么你大概是什么時候加入畢達的?
韋同學是六月份。
主持人:那加入之后,你跟Nancy老師兩個人配合,是怎樣一步一步來準備這個申請的呢?
韋同學我們基本是通過電話聯系,因為我那個時候在家里準備考試,然后也有幾次,比如說寫文書這種比較復雜的事情,就會親自過來跟老師談一下。
主持人:所以你剛開始加入畢達的時候,老師自然會跟你電話溝通了,然后你們在選校、文書還有其他各個步驟方面,Nancy老師給你提供了什么幫助呢?
韋同學首先,她給了我很多鼓勵。她會push我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說去考試,找實習,包括最后申請牛津也是她鼓勵我去申請的。而且她在文書方面給了我很多專業的建議,然后思路都是先通過跟老師談,有一些啟發性的想法之后,我再自己著手寫,然后她再改,我再改這樣子。
主持人:之前我有聽說你的dream school 并不是牛津?
韋同學對,其實我之前是一直想去LSE的,然后牛津只是去貢獻一下申請費。
主持人:所以你之前一直沒有想過你會申請牛津,更不要說是錄取了?
韋同學對,因為那時候因為我語言成績夠了,所以Nancy一直就說可以去試一下。
主持人:所以是她給你提供的建議,讓你去申請牛津,然后你之前一直想去的是LSE。
韋同學對。
主持人:你之前想去LSE是因為你對牛津沒什么好感,還是說牛津對你來說是太遙遠的事情?
韋同學首先就不是很了解它的項目,因為之前大家比較主流的好像還是去LSE,而且LSE在倫敦,我當時比較想去倫敦。
主持人:你覺得Nancy老師她會push你去做出這個勇敢的決定,然后另外一個就是文書上給你幫助比較大,她會把你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韋同學對,會給我一些idea。
主持人:所以你主要是覺得是在給你這兩方面的指導。還有一點就是,拿到牛津的錄取自然是不容易的,這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你各方面條件比較好,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我是聽說你這個錄取有可能是全國最早的牛津的錄取。那么你覺得你自己可以拿到那么早的牛津錄取,這里面有什么因素?是因為你申請早呢,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呢?
韋同學我那些標準化考試考得都比較早,如果之后同學想要申請,我就比較建議在大三上學期至少完成一門的考試。因為大三下學期如果你要考兩門,你要給自己預備出一些考得不好,要再來一次的機會,因為那些考試現在至少要間隔一個月以上才能考第二次,所以最好不要把時間安排得那么緊。還有在實習和績點方面,如果有想要出國的同學的話,我覺得這兩個還是要下一些功夫。就是85分以上算比較高了,如果是英國。實習的話,大三寒假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候,因為大家那時候都在找實習,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多投一些吧。
主持人:前幾天我采訪一個學生的時候,他有提到自己就是一個早起鳥。早起鳥就是很早開始準備申請并提交申請的學生。你自己如何看待早起鳥這個事情呢?
韋同學可能有些同學是非常有規劃性,從大一、大二開始就決定要出國,并為之準備。但是我覺得更大部分同學可能是像我這種,準備得不是太早,后來才慢慢開始準備的,因為我自己也是大二的暑假才開始準備的。我覺得你有計劃性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覺得比自己同學晚了的話,也不用處于一種比較焦慮的狀態,因為其實有很多東西在申請的過程中是可以彌補的。當然也不能太慢,很多時候大家會形成一種群體效應,就你看到大家都開始準備考試,準備找實習的時候,你就應該有所醒悟自己也應該這樣做。
主持人:所以身邊的一群人也會是促進自己會去做這些事情的動力。
韋同學對。
主持人:還有一個就是,當初你選擇畢達的原因是什么?
韋同學首先,我很早就覺得自己不肯操DIY申請的這份心,因為之前了解過DIY中途會比較繁瑣,而且我一實習的話就覺得兼顧不了這么多,然后還有之前的師兄的推薦。
主持人:所以一方面是覺得可以省一些時間,省心,另外一方面是師兄推薦你過來。那么當時你對畢達的期望是什么?
韋同學當時的期望就是給我申到LSE就好。
主持人:那現在拿到牛津這個錄取你滿意嗎?
韋同學其實我也只申了這一所,也很滿意了。但是還是希望能同時拿下LSE,但是它有一個時間差,所以也沒什么辦法,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
主持人:那最后回顧一下整個申請的過程,你最想對Nancy老師說的是什么?
韋同學真的非常非常感謝Nancy老師,如果不是Nancy老師,我今天真的不會坐在這里。她在精神上和實際上都給了我很多幫助。
主持人:你說精神上指的是?
韋同學就是會鼓勵我去申請,然后她的速度很快。因為我做事比較慢,她就會一直催我。
主持人:那今天謝謝Wei同學。